戲院名稱:國際館
所在地:臺北州,臺北市壽町一丁目三番地(1935)
臺北州,臺北市西門市場西北方(1936)
臺北州,臺北市壽町(1944)
定位精度:精確
營運日期(起):1935-12-31
營運日期(迄):?
可考之營運年代:1930-1939,1940-1945
建物描述:
.〔譯文〕國際館是內容及外觀都能匹敵帝都一流館的常設館。因此,其豪華程度超過島都其他娛樂機構,乃為當然之理。(略)總工程費用為30萬5千圓,投入巨資建設而成的近代式耐震防火鋼筋水泥建築物,堪稱臺北地區文化最高標準,是做為娛樂機構的理想殿堂。與其他同類型建築物相比,該館最值得一提的是冷氣設備完善這一點。由日本Carrier株式會社製作,經費為6萬3千圓,這個溫濕度調整裝置的效用是能將華氏95度降低至80度,並使濕度維持在55%。我們可以感受到該公司為了符合亞熱帶臺灣觀眾最大的需求而犧牲地提供齊全設備的苦心。另外,電影播放機及發聲器投入2萬5千圓巨資,採購R.C.A.Photophone最高級產品。觀眾席的旋轉椅為深田式,舞台裝置為高島屋製,光採購這些設備總共花了1萬5千圓。(《臺灣日日新報》1935-12-31)
建物現況:不存在,戰後改稱「國際戲院」,現為萬年商業大樓。
藤江醇三郎,國際映畫株式會社取締役社長(1936)
古賀達朗,國際映畫株式會社取締役(1936)
近藤勝次郎,國際映畫株式會社取締役(1936)
櫻井貞次郎,國際映畫株式會社取締役(1936)
今道定次郎,國際映畫株式會社取締役(1936)
真子萬里,國際映畫株式會社取締役(1936)
柏熊福太郎,國際映畫株式會社監察役(1936)
池田好治,國際映畫株式會社監察役(1936)
國際映畫株式會社,所有者(1944)
東寶株式會社,經營者(1944)
東寶株式會社,統制會社契約書(1944)
石橋俊方,事務擔當者(1944)
《臺灣日日新報》、〈臺灣興行場組合 組合員名簿〉(轉引自葉龍彥《臺灣的老戲院》,2006)、《臺灣會社年鑑》、《臺灣銀行會社錄》、《臺灣公論》、《臺灣婦人界》、《臺灣鐵道》、《臺灣》、《臺灣藝術新報》、《臺灣演藝と樂界》、《まこと》、《臺衛新報》、《久須乃木會》、 《臺灣青年報》、《映画生活》、《運動と趣味》、《華光》、〈張哲生- 1943年,西門町國際館(戰後更名為國際戲院)〉(https://www.facebook.com/zhangzhesheng/photos/a.10151511331044531.1073741847.124164094530/10151544319564531/?type=3&theater,2017-02-17點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