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是臺灣擁有最悠久歷史文化的都市,戲院於此間出現的時間甚早,在全臺僅次於行政中樞臺北市,戲院的數量亦然,而第一間純由臺人資本興建的戲院也在這裡出現。在戲院相關討論上,臺南市可說是不容忽視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以下即在近代都市更新的空間脈絡下,以城牆拆除與運河完工為界,分三階段考察日治時期臺南市十間戲院的分佈狀況。從中可知1910年代以前興建的戲院在觀眾設定上明顯考慮族群,呈現臺人戲院、日人戲院分眾經營的情況。1920年代以降,殖民地同化政策背景與都市規模大致底定之下,新建戲院多強調以全體市民為對象,分眾經營的色彩顯然淡化。
第一階段為日治初期到府城西側城牆拆除前(1895-1907),此時期臺南市戲院的分佈狀況如【圖一】所示。最早出現的兩間戲院「臺南座」(約1903-約1915)與「大黑座」(1905前後),均出現於城內,距離日軍憲屯所、十五憲兵本部、步兵營、旅團司令部等軍事機構不過數步之遙,與清末繁華的五條港區與大西門外風化區之間則有城牆相隔,日臺娛樂各成天地。根據文獻紀載,這兩間戲院主要提供日式演藝節目,專供駐紮日軍娛樂慰安之用。
第二階段為西側城牆拆除後到運河整治完工(1907-1926),此時期共有五間戲院出現。遊廓區的遷移是這個階段市區規劃的重點,新建戲院的位置與遊廓的相對位置如【圖二】所示。先是高松豐次郎在臺人遊廓南端興建的「南座」(1908-約1928),接著是首座由臺人集資興建的「大舞臺」(1911-1945),位於遊廓東側偏北處的小媽祖街上。這兩間戲院的所在地在實施町制後歸入西門町,直到日治晚期,臺人族群佔該町人口比例仍維持超過八成,明顯是以臺人為觀眾對象。約與大舞臺同時,高松豐次郎另於城內臺南公館舊址設立「高松活動寫真會常設館」(1911前後)。較晚落成的「戎座」(1912-1934)與「新泉座」(約1915-1924),皆由日人興建,兩座同位於錦町,相去不遠,且與前一階段興建的「臺南座」位置接近。在1922年的人口統計資料中,日人佔錦町人口41%,遠高於全市的日人比例16%。這兩間戲院至少在興建之初的1910年代,是以日人為主要觀眾對象。
第三階段從臺南運河整治工程完工一直到日治時期結束(1926-1945),此時自綠園延伸至運河盲端的「末廣町通」開通,在其沿線或鄰近區域陸續誕生了「宮古座」(1928-1977)、「世界館」(1930-1968)及「戎館」(1934-1961)三間戲院,其分佈如【圖三】所示。由末廣町通與西門町通所構成的新十字街區,取代了歷史悠久的十字大街,成為臺南市最繁華的地段;前述三間戲院亦以現代建築的嶄新姿態出現,為都市意象添加了新元素,成為當時臺南市的新地標。這三間戲院所在位置地處新興商業區,強調以整體市民為觀眾對象,相當有別於前兩個階段按族群分眾經營的色彩。(賴品蓉,201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