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院的普及
根據現存日治時期警察統計資料,自1912年始有紀錄開始,直到戰爭期戲劇統制前夕的1939年為止,以每五年為級距製表觀察臺灣戲院數量的變化(詳【圖一】),發現全島戲院急劇成長期落在1920年代的十年間。若不計入資料不完整的專門電影院,在1921-1932十二年間,全島戲院從22間增加到95間,成長4.3倍。再以第一波戲院興建熱結束的1916年與中日事變前夕的1936年的數值進行比較,則全島戲院從16間增加到104間,二十年間成長6.5倍,儘管期間臺灣經濟幾度衰退,戲院產業仍然蓬勃發展。(閱讀更多內容)
主要都市的戲院分佈
日本明治維新年代戲劇革新的重點之一,即是將戲院從都市邊緣聲名狼藉的「惡所」地帶遷往都市繁華地段,而此時新建的西式戲院,也在明治政府與菁英們的示範與推動下,成為近代都市文明的象徵。臺灣戲院最早出現在臺北,由日人興建,以日人為目標觀眾,所在位置皆位於日本軍民聚居或活動地段。1908年起高松豐次郎在縱貫鐵道沿線八處樞紐都市興建戲院,建造戲院的地點有的鄰近臺人聚居區,有的位於市區改正計畫下新興的商業精華區;另外,在戲院的建築構造方面,這批戲院則是和式、西式兼有的情形。戲院的興建及其地點、建築形式的選擇,反映了高松豐次郎協助殖民地教化意圖的落實,同時顯而易見的是,明治維新年代日人戲劇觀念的變化,為近代臺灣都市文化發展與戲劇生態帶來明確的影響。(閱讀更多內容)
臺南市的案例
臺南市是臺灣擁有最悠久歷史文化的都市,戲院於此間出現的時間甚早,在全臺僅次於行政中樞臺北市,戲院的數量亦然,而第一間純由臺人資本興建的戲院也在這裡出現。在戲院相關討論上,臺南市可說是不容忽視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以下即在近代都市更新的空間脈絡下,以城牆拆除與運河完工為界,分三階段考察日治時期臺南市十間戲院的分佈狀況。從中可知1910年代以前興建的戲院在觀眾設定上明確考慮族群,呈現臺人戲院、日人戲院分眾經營的情況。1920年代以降,殖民地同化政策背景與都市規模大致底定之下,新建戲院多強調以全體市民為對象,分眾經營的色彩明顯淡化。(閱讀更多內容)